中国入世对企业管理人才的挑战
林连连
博士,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商学院
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mona
经过14年漫长艰难的努力,中国终于要跨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门槛。有的中国企业磨拳擦掌、跃跃欲试,也有的企业唉声叹气、担忧焦虑。中国产商学官各界更是对中国入世的利弊及影响见仁见智、各执一词。在众多的著述与讨论中,争论最多的是入世对中国民族产业的冲击,对国营企业的威胁,对就业的负面效应及对政治体制的挑战。而目前较少触及的一个角度是对管理这门软科学的影响.本文基于作者多年教授西方企业管理和国际商务及为中国企业进行培训的经验,着重从人才管理的角度讨论中国未来的人才应具备的特质.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在更深刻更广泛的程度上参与全球化经济.在中国大门洞开,外国企业各路人马闯进来的同时,中国企业也要走出国门开辟新天地.不论是迎进来还是走出去,中国企业都将在全球市场上与世界一流的大公司进行国际竞争.在21世纪以互联网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新经济迅速崛起的情况下,国际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素质高低决定着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的强弱.本文认为在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日益加深的大环境下,当今人才应具备的最主要的特质是知识力,创造力,亲和力,和竞争力,外加前瞻开阔的视野.
1.知识力 (Cognizance)
在知识经济下,智力资本(Intellectual.Capital)的重要性已超越传统的金融资本与物资资本.知识力的培养似乎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出发点的中国传统教育的优势,深入分析之下却未必尽然.中国的学生的确能够掌握大量的知识,但知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指通过死读书读死书而获取的书本知识.人们所要学习掌握的不仅是知识的本身,还包括知识的结构,知识的过程,更要掌握获取和加工知识的方法,从而在不断更新知识的同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资本为企业创新产品,带来效益.这才是一个知识化的企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头脑开拓意识的知识化员工,
可口可乐公司被视为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未来企业的一个样板,并不是因为它无所不在的驰名全球的可口可乐的注册商标,而在于它的专精的产品线.这个世界最大的饮料公司,却只将其2%的市场资本用在生产饮料的厂房设备上,而将绝大部分资源用于精心开发,创造和设计高质量的产品,和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市场行销战略,从而在全球舞台上导演着它的注册商标,并能据此立于经年不败之地.这就是知识的力量,是企业成功的决窍,是财富创造的主要源泉.这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多为昙花一现的人物,就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力弱,素质差,缺乏先进的管理观念和经营战略,而是凭着赌博的心理,投机性地判断,加上肤浅的直觉与有限的经验,在经济转轨时期靠游走在灰色地带混水摸鱼,可以得势一时,但难以恒久.在中国加入世贸后,逐步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下,这些企业家先天不足,后天又不补足,则必然会被无情的商海所吞没.前不久,中国电脑业的龙头老大联想公司,通过以大量股权换取以总裁柳传志为首的高层领导团队的集体退位,让下一代更有激情具备更新观念和前沿知识的年青人接班,从而使企业保有持续发展的旺盛活力和后劲,这表明中国的企业家们的素质正在迅速提高.
企业家的素质与专业背景的确会影响到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决策模式.例如,美国的企业高级管理者多具金融背景,因此在经营企业时对股价涨跌的短期效应十分敏感.而日本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则多为工程师和科学家出身,因此对技术的精密度,准确度及在生产流程的配置上都是精益求精.在美国某大学任教育学院院长的万教授在一个中美大学校长会议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大学校长多为理工科出身而美国大学校长多是文科背景,这也折射出中美两国环境的特点与文化的差异.但不论如何,知识力对管理经营理念的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
2.
创造力 (Creativity)
美国教育是以培养创造力想象力为出发点,这大概与美国文化崇尚独特性和原始性有关.因此,虽然美国学生在数学能力与地理知识方面远不如中国学生,但在动手能力上,在实际应用上,在自由思考和创意方面恐怕要领先群伦.如果中国的教育制度的特色中能吸收融汇美式教育的优点,那么它培养出来的人才便会如猛虎添翼,可以站在高科技文明的前列.
中国的阿里巴巴网站于1999年在香港创办,在2000年即被美国富比士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对企业(B.to.B)网站之一,它的创始人马云成为全世界50年来首位入选该杂志封面人物的中国大陆企业家.他所开创的企业间电子商务平台被媒体,矽谷和国外风险投资家誉为与雅虎,亚玛逊,电子海湾并驾齐驱的互联网第4种模式.他的成功是知识力与创造力结合而产生竞争力的最佳佐证.他的良好素质使他在1995年访美首次接触到网际网路时便马上意识到了该行业的巨大潜力和前景,并于当年即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和第一家商业信息网站.没有知识力是不能具备这种高度悟性和敏锐头脑的.他的创意则体现在,面对连成一体的互联网上世界强手的竞争,他采取了与大企业只接大额定单不同的小虾米战略,大小定单全接,汇少聚多,从而能够在全球电子商务的激烈竞争中脱颍而出
3.
亲和力 (Communication)
科学的发展已经能够测验出人们智商的高低,但事实却表明,智商的高低与人们的成功与否未必成正比.为什么许多有高智商的人却不能成功呢?就因为情感智商低.情商(Emotion.Quotient)是通俗叫法.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高曼指出,正确的提法应为情智,即情感智慧(Emotion Intelligence).
情感智慧指人们对情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指人的社会交往能力,指与人沟通相处能拉进人际距离的亲和力,指自励自强具有团队精神的人.缺乏情感智慧的人,不仅会毁掉原本高智慧的头脑,而且会毁掉事业乃至整个人生.
关于情感智慧与企业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的实证数据表明,最成功的商界领袖和企业领导未必是最聪明的人或最具有技术专长的人,而是具有高度情感智慧的人.领导层次越高,对情感智慧的要求越高.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首富的微软公司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是电脑软件方面的天才,在公司内部,他深知,软件的发展要靠集体的智慧,要靠团队来完成.但对外,他却缺乏人际沟通力与亲和力,因此,不仅多年陷入法律诉讼中,也引起社会公众的诸多批评,限制了其软件王国的发展,最后他不得不退居幕后,不在作公司的首席执行长.在当今的商海里,若无高超的情智,没有亲和力与沟通力,没有人脉资本,便很容易在商海中覆舟.
4.竞争力 (Competence)
具备上述三力未必就等于有竞争力.竞争力意味着比别人做的更好,与对手相比要有竞争优势才行.众所周知,美国乃至世界饮料行业是由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两大巨头掌控天下.一个加拿大的新公司寇特(Cott)却能迅速打进这一市场并引发可乐大战,就是因为他们创造了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与前两巨头的差异战略相反,寇特公司不签约于外面的瓶装公司,而使用自己的制造公司与瓶装公司;不作昂贵的广告推销,而是直接与零售商挂钩,从而绕过了两大巨头的排他性的分销网而成功的进入了这一产业.寇特的低成本战略使销售其产品的零售商获得的利润比销售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多15%,零售商们自然乐于促成.
一个例子是美国零售业的百年老店席尔斯(Sears),这个曾经执牛耳地位的爷爷级的零售业巨头现在却屈居第四位,远远落后于Wal-Mart, Kmart, Target,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即不象Wal-Mart超级市场那样采取低成本战略,又不象Nordstrom百货商店那样实行差异战略,因此地位一落千丈,风光不在.这些都是值得中国企业深思和借鉴的例子.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尤其如此.不论是企业还是作为整个国家,届时在作标杆比较(Benchmarking)时,要向高标准看齐才能有国际竞争力.
最后,高层的领导者和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有天外有天的视野,山外有山的胸襟.没有前瞻的战略的眼光,即使机会降临也会错过.苹果电脑公司的创办人之一沃兹涅克曾就职于惠普公司,因为该公司没有接受他的发明而辞职,带着他的发明与人成功的合创了苹果电脑的品牌.惠普一定为它当时的有眼不识新发明而懊悔.然而,这个曾显赫一时的电脑公司现在又陷于困境,主要原因是犯了战略错误.该公司没有把自己看作是软件公司,而是错误地将自己定位为电脑硬件公司.它不愿用特许合同的方式让别人使用它的操作系统.为了使用苹果机的优质软件,人们要花两倍于PC的价格去购买苹果机的硬件.结果,它的软件的优势无从发挥,在激烈的竞争中陷于被动落后地位.这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导致的苦果.有鉴于此,中国的现代企业家必须具有全球观,又能够立足本地扎实做起,方能站得高,看得远,行得久.
|